怎样最有效地利用家长会?
怎样有效利用家长会的契机?
期中考试后就是家长会,很多家长觉得这就是一个程式,随便去听听就好了。但是实际上,家长会,是一个很好的契机。
利用好家长会,可以有效建立与老师之间的默契、与孩子之间的信任,这无疑对孩子的成长有利;而在家长会上,通过与老师的沟通、与其他家长的交流,也可以学到更多经验,帮助自身的成长。
1、向老师询问孩子在社交方面的表现
学校教育比网络教育优势最大的地方,就在于:和同龄人的日常交流中,学生开始学会掌握社会技能。对于有些不善于社交的孩子,学校带给他们的主要压力和功课丝毫无关。可能孩子在家里并不想过多谈论他们的社会生活,但老师却能够给你一些启发。
2、带着具体问题和关注点
对老师来说,最难回答的问题莫过于:“我的孩子在班上的表现如何?”在有限的交流时间里,让老师立刻知道你对孩子的关注点在哪里。
3、如果可以,请分享一些私人信息
有的时候,家长要告诉老师,孩子的祖父母不在了,或是家庭环境发生了变化,又或是父母正在和病魔斗争,这些信息都会对老师有所帮助。因为有时候老师可以明显感到孩子的异常举止,却找不到困扰他们的原因。
你的小孩是否有健康问题,这些是更有必要告诉老师的。当你不在孩子身边时,老师就是你们的眼睛和耳朵,能够为你和孩子的医生提供有用的信息。
4、告诉老师孩子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
可以告诉老师一些关于孩子的非学术技能、特殊爱好、或是课堂之外的一些热情所在。当老师知道了这些之后,就可以将这些和课堂上教授的知识联系起来,使得课堂能够更吸引学生,帮助他们感觉到自己参与课堂的重要性。
5、问问孩子,哪些是他们认为需要你问老师的
老师经常会鼓励孩子有自己的主张和立场,但有时候也不乏有些孩子害怕跟老师谈话。这时,家长就可以充当中间人,至少也能够促进孩子和老师间的对话建立起来。
6、做笔记
尤其当你和不止一位老师交流时,你会得到很多信息,你可能不会一下子消化所有信息,笔记会帮助你。
7、如果你没有听到老师的积极反馈怎么办
如果老师没有积极反馈,那就要主动去问。想象一下,家长会后,别的家长兴高采烈,你伤心或失望地离开。
即使是行为差、学习最不好的学生也有优点。老师和家长应该共同关注孩子们取得的这些小成就。
家长和老师扮演着不同的社会角色,在经历、经验、思想、知识结构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,这种差异恰恰是一种互补,是双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。
老师能够从家长身上得到大量信息,家长的尊重也可以激起老师们从事教育事业的崇高感和责任心;反过来,家长能从老师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识技能,为老师的师德精神所感动。
这样,家长与老师就结成和谐、融洽、互相信赖、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,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。宽容
家长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,是合作者、同盟军,缺少了哪一方的配合,教育的效果都是不完整的、有缺憾的。老师和家长的共同目标,是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人,而不是一个是非判决者。
如果孩子的表现不佳,家长容易失去理性。但如果不能够宽容,面对孩子的问题,完全可以离开这“受挫”的家长会了。
家长类型一:如饥似渴型
老师的常规总结总觉得没有针对性,没唠到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就认为家长会是白开了。会后,无论如何都要与老师沟通,把话唠透才能心满意足地离开学校。
家长类型二:避而不谈型
与“如饥似渴型”家长相反的是,这种类型的家长总觉得跟老师没有什么话可说,或对于个别交流觉得无所谓,甚至嗤之以鼻。此类家长的想法一般处于两极,一种是自觉很懂教育,孩子的事情有信心自己搞定;一种是觉得说了也白说,孩子油盐不浸咋都没辙。
家长类型三:思维跳跃型
此类家长心里憋着一肚子话想与老师倾述,孩子的成绩得说,孩子的习惯得谈,孩子的心理也得唠……一人“霸”着老师,根本不给别的家长接触老师的机会。
家长类型四:抱怨不断型
一提孩子满口抱怨。孩子成绩一有起伏,家长首先把持不住,指责不断、垂头丧气,抓住老师使劲儿告状,把气氛弄得跟批斗会似的。
家长类型五:纵容护短型
家长不愿面对孩子的缺点。总觉得孩子没长大,老师的话有点儿危言耸听,把孩子的问题看得太重、太大了。于是,一再和老师强调自己的孩子不至于如何如何……
- 上一篇:掌握科学、得体的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
- 下一篇:不能纵容孩子的五件事,爸妈们知道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