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三湘都市报]改出课堂新高地 传播教育正能量 ——耒阳市慈晖学校
——耒阳市慈晖学校课改略记
发表时间: 2015-1- 14 信息来源:三湘都市报 记者: 彭国军 吴雅敏
2014年12月16日,教育部就高考改革出台的《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》提出,学校要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,包含思想品德、学业水平、身心健康、艺术素养、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的综合素质评价,高校将视参考评价情况招生录取。这对于以此为教育理念并早在一年前就践行的耒阳市慈晖学校来说,无异于加冕。
慈晖学校现任校长王格楠,是一位勇于开拓的教育改革先行者。“培养有民族精神的合格公民”是其教育思想的基础。2013年,他第四次履新慈晖校长,正逢学校发展的瓶颈时期。他把脉校园,问诊课堂,结合趋势,把校情、学情、时情融为一体,打破传统的“灌输式”教学,探索一条改变教师、改变学生、改变课堂、改变教育方式、能全面践行素质教育、培养“社会主义合格公民”的“三四五六”真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。
这种模式下的课堂,一切以学生为中心、以快乐为根本。每节课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,变学为思,变学为悟,学习成为了享受,课堂成为“知识的超市、生命的狂欢” ……
改出学生乐学
走进慈晖学校的教室,我们发现,学生的课桌不再是传统的“秧田式”座位,而是6人或8人面对面组成的一个个小组,教室的四周都是黑板,黑板和讲台不再是教师的专属,而是变成了学生的舞台。一堂课,老师讲的时间大约10分钟,其余35分钟都交给学生板书、讨论、讲解、展示、点评等;上课的时候,学生或坐或站或走,谈笑风生……在慈晖,我们看不到“正襟危坐”,看不到“满堂灌”,更看不到“死记硬背”。
初88班正进行着一堂以往被认为枯燥无味的数学课,在这里却成了兴致盎然的课堂剧,“我觉得这道题有另一个更好的解法……”学生们讨论得面红耳热。老师在学习小组中穿梭,随时引导点拨。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,这道数学题,有学习小组居然得出了6种解法。“如果单凭老师一个人,绝不会有这么多解题方法。”任课老师姚龙感叹。
初82班陈同学告诉我们:“我以前不太爱上课,但现在很喜欢上课。预习课让我学会了独立思考,小组合作让我参与到同学当中;展示课让我信心倍增;巩固课加深了我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,现在每次上课都觉得有趣,感觉时间过得飞快。”
这种在课堂中形成的自信,悄然改变着慈晖学生的气质。一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:“看着越来越自信的自己,我真是觉得不可思议,以前那个胆怯害羞的女孩哪去了?我相信,自己会伴随着高效课堂更快成长。”
“从未见过如此生动的课堂、如此活跃的学生、如此高涨的学习热情。”耒阳市教育局调研组在学校调研时如是评价。
“学生敢学了、会学了、爱学了,无论是参与意识、学习习惯,还是书写能力、表达能力都比以前好多了……他们思维的拓展让我吃惊,他们丰富的想象让我吃惊,他们精彩的表现让我吃惊,他们乐学的态度让我吃惊。”初中部年级主任许鹏一连用了四个“吃惊”来表达课改后自己的发现。
“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、生命的成长,拥有自己的尊严。”分管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李小琛介绍,在慈晖的“真实高效课堂”里,再也没有“差生”,也没有令人头痛的“问题生”。
改出教师乐教
一本教案用10年?以往一般老师的传统经验在慈晖行不通了。慈晖明文规定,教师编制教学案时,必须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编写教学案。“如果一个班有50个学生,每个学生的情况都不一样,老师要提前把自己的教案发给学生,预设一些问题,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,同时也把自己的问题写上教案,师生共同完成教学案,一节课就可以有50个各具特性的教学案了。” 校长王格楠介绍。不仅如此,学校还要求教师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备课,写一份教学反思;每大周(半个月)举行一次课改论坛,组织二次主题班会;每学期必须按时优质撰写好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工作总结。此外,经常组织教师走出去,到课改名校参观学习,再针对学习的内容,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。目的是让教师认真钻研“三四五六”教学模式,将之融入到学科,把每节课备成、上成运用“三四五六”课堂教学模式的精品课。
课改后的慈晖,在教师们眼里,就是培养优秀教师的“黄埔军校”。关于“黄埔军校”的美誉,初81班的班主任邹凯莹深有体会,一讲起课改就按捺不住兴奋滔滔不绝:“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,我于2014年的上学期来到慈晖任教,刚来时性格内向,不善言表,特别是一遇到随堂听课之类的教研活动,就心里没底,紧张不已。后来,通过学校不停地对我们进行大容量、高强度的训练,带动我们反复练习、思考、总结,使我的专业素养、课堂把控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,正是这种提高让我感受到一个教师真正的价值所在,并让我感受到了课改的快乐。”
78班的英语老师刘丽丽也深有同感:“为了能在工作实践中得到很好锤炼,积累更多经验,找到诸多乐趣,校长经常鼓励我们要敢于从自我否定入手,主动在自己的课堂上‘找问题’。”
耒阳市教育局调研组在学校调研时给予了高度评价:“我们考察过很多学校,相较之下,还没有一所学校的老师像慈晖的老师这样对教学充满热情,思考问题这么深刻。”
改出家长满意
课改不仅是学校的事、教师的事,也是家长的事,没有家长的认可,没有家长的支持,就没有课改的顺利开展。在慈晖学校,家长是课改最强有力的后盾。
“一开始,我们也有过怀疑,怕学校搞课改,就是放手让孩子玩,不管他们。”82班的家长陈先生说出他曾有的担忧:“后来,学校邀请我们来参加家长会,参观课堂,让我们身临其境,感受到了课改后课堂轻松愉快的氛围,看到了孩子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,感到特别欣慰,也明白了学校确实为孩子的成长花费了巨大的精力。”
来自耒阳大市乡的家长林秋兰也跟我们分享了她的故事:“我家两个孩子,以前在同一所学校读书,2014年下学期,转学到了不同的学校,一个转到了耒阳的‘名校’,一个转来了慈晖。一学期不到的时间,孩子的表现却出乎我们的意料,在‘名校’的小孩原本活泼开朗,成绩优秀,现在却变得沉默寡言,在学校经常感冒生病,学习兴趣也不如以前。反倒是转来慈晖的孩子,原本沉默内敛,对学习没有什么兴趣,现在却变得开朗自信,爱上了学习。我们思来想去,在‘名校’就读的孩子可能除了读书外,饮食起居、思想情绪都没有得到好的照顾,而慈晖却是全面兼顾,所以我们打算把他也转到慈晖来。”
在校长王格楠看来,慈晖的课改画卷上涂满的是学生从知识、到能力、再到智慧全面发展的浓重色彩,“三四五六”课改模式着眼于人的整体和谐发展,而非片面发展。
改出适应趋势
早在一年之前,慈晖就率先在业界试水,探索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之路。所幸探索出的“以人为本、尊重差异、推助成功、健全人格”的办学理念和“三四五六”真实高效课堂教学模式,不仅适合新的高考制度,还契合《教育规划纲要》将“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”列为我国基础教育目标的发展趋势,更是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落实。
正如王格楠所说:“作为一个办校十余年的民办学校,我们虽然目前还没有出过高考省状元、市状元,但为国家培养出了时代最需要的人才,为社会输送了合格的公民。我相信,最终衡量一个学校的价值,绝不可能是当年的升学率,而是看在十年、二十年,甚至三十年之后,我们到底培养了多少富于责任、在社会生活中担当重任、对社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才。”
“文化是课改隐形的翅膀。”王格楠坚持,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课程改革相辅相生,课改促进了文化建设,而文化也应成为课改的推动力量。于是,课堂改革实施后,慈晖迅速开展了与之配套的文化建设。首先,大力弘扬国学教育,让国学渗透进学生心灵,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正能量。其次,学校每学期都推出兔子舞比赛、苹果舞比赛,每天都推出朗诵、演讲、歌唱表演、舞蹈等“快乐体艺”活动,为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提供灵动的养分。此外,学校还定期开展《时事播报》,由学生自己播诵时事新闻,打破了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应试书”的封闭式学习机制,真正营造了一个“家事国事天下事,事事关心”的开放式学习氛围。学业教育升华到生命教育、道德教育、公民教育。
“我们的课改,不是为高考和分数而改,而是为了人的终身发展而改。”王格楠反复向我们强调着这句话。显然,这种“成就教育”的模式已经在慈晖落地生根、蔚然成风。
观慈晖课改之成效,功在当代,利在未来。这不仅是学生的未来,慈晖的未来,更是国家的未来。
原文地址:http://epaper.voc.com.cn/sxdsb/html/2015-01/14/content_929279.htm?div=-1
本文已由网易、红网、凤凰网等多家媒体转载。